鐘菡琴的江湖之三鐘菡源遠蒸烤箱流長說川派
  琴的江湖融資之三鐘菡源遠流長說川派
  川派恐怕要算古琴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流派了,然而要細究起來,大約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,畢竟川或蜀所代指的地域範景觀設計圍,遠比虞山、廣陵、九嶷要大。隋唐琴人趙耶利曾有“蜀聲燥急,若急浪奔雷”的說法,倘若以整個蜀地來論,只要是四川籍的琴人,彈法又“燥急”的,多半都可以歸入這個流派。也有一說川派又名蜀山派,不知與修仙練劍的蜀山是否有關係。
  四川籍的琴人卻也真的不少,最早出名的便是司馬相如,當時雖未有立派的說法,或者可看做其先驅。之後不得不提的便是“大名垂宇宙”的諸葛亮,他“空城計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曉。在小說《三國演義》里,這一回叫做“馬謖拒諫失街亭,武侯彈琴退仲達”,其實退敵靠的是“空城”之計,而非“彈琴”之功,而且小說中只寫了孔明“披鶴氅,戴綸巾”的彈琴樣貌,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。到了電視劇里,“彈琴退敵”的作用就誇大了許多,司馬懿不僅饒有興緻地細品其琴聲來,還能說出諸葛亮是志在“辦公室出租沙場”,還是志在“山澗”,甚至下令退兵也是因為驚聞他“知音”的弦斷。從理論上而言,在城外能聽到城樓上琴聲的可能性並不大,倘若真能彈琴退敵,那川派的琴技足可以獨步武林了。
  在虞山派興起之前,大概琴壇上一直是由川派占下半壁江山的。而且蜀地的斫琴名匠輩出,先是有隋代的蜀王楊秀“造琴千找房子面,散在人間”,被稱為“蜀王琴”。到了唐代,四川雷氏家族又成為斫琴史上無法跨越的巔峰。“雷氏”出品,必屬精品,後人稱雷琴“按若指下無弦,吟振之則有餘韻”,被奉為稀世之珍,更使得四川成為琴家聚集的寶地(這也讓我懷疑川派琴人是最早的“器材派”)。金元時期的耶律楚材雖非蜀人,也未稱自己是川派,但他最為欣賞和極力主張的就是“如蜀聲之峻急,快人耳目”的苗秀實彈法,是故他與苗秀實實際上也可算作廣義的川派琴人。
  結社立派的風氣大概要到明代由虞山派首創,之後湘、蜀名家才紛紛“派擬虞山”。明確打出“川派”旗號的是清末民初的張合修,據說原本在青城山上做道士,而後懸牌授琴,弟子眾多。張合修的代表作是《流水》,這支曲子號稱是春秋時俞伯牙彈給鐘子期聽的,但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的《神奇秘譜》。據今人所編琴史資料的分析,《流水》的前身是唐詩中所記錄的《三峽流泉》,至少可以上溯到魏晉。倘若果真如此,那《流水》與蜀地的關係可謂深厚。此曲原本傳譜眾多,張合修在古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,最大的特色是加入了七十二個滾拂,將水勢渲染得惟妙惟肖,使得不懂琴的現代人也能聽出“志在流水”的意趣來。因為張合修所編的琴譜名為《天聞閣琴譜》,因而這一版的流水又被稱為《天聞閣流水》或是《大流水》《七十二滾拂流水》。
  此《流水》堪稱川派的“鎮派之寶”,併成為近現代最流行的古琴曲目之一。裴鐵俠《沙堰琴編》中稱,“《天聞閣流水》艷稱海內,琴家每以不得其傳為恨,或有雲其先人曾親受學孔山(張合修)者,自藏鈔本寶而秘之。”且“蜀聲”本就“燥急”,正利於表現水流奔騰而下、一瀉千里的氣勢,故聽《流水》不可不聽川派《流水》,而直到如今,最流行的《流水》版本也是張合修的傳譜。
  江湖名號:川派(蜀派)
  祖師:張合修(孔山)
  琴風:燥急
  名曲:《流水》《醉漁唱晚》《普庵咒》《孔子讀易》等
  名家:吳浸陽、顧玉成、喻紹澤、裴鐵俠、顧梅羹等
  秘籍:《天聞閣琴譜》
  下一回:南雁北飛九嶷派  (原標題:源遠流長說川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c00bckfq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