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坤
  沒有年終獎、沒有循慣例的聚餐、沒有熱鬧的抽獎、甚至連一捲衛生紙都沒有,這就是春節前很多上班族需要直面的現狀。參考消息報道稱,今年尤以公職人員心情最差,因為他們既不敢收受賄賂,很多保持多年的節日福利也被撤銷。許多單位的節儉程度都進一步提高。
  新年颳起節儉風肯定十分必要,有的國企現在發牙膏而原來居然發iPad,真的是太過分了。還有另一種的過分是,有些企業尤其互聯網公司公然擺出土豪作風,又是年會又是重獎,讓原本慘淡的在相形之下更顯慘淡。比如在上一周,360公司不僅當場向員工派發了近兩千萬的豪禮,還請來了女優瀧澤蘿拉與大家一起狂歡;京東CEO劉強東則攜帶100萬現金,化身《上海灘》里的許文強驚艷出鏡。至於小米的雷軍扮財神、網易的丁磊扮僵屍,也都是獎品大派對之餘的為員工助興。還有那些發奔馳卡宴的,實在不濟也有電視機游戲機手機的,直教人感慨所有的好單位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,那就是“別人的單位”。
  年終獎是這樣一種獎:它跟過年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,就像囤貨過大年一樣,年前發一筆巨款才會很有成就感,覺得這一年沒有白忙。如果把年終獎攤到每個月去發,幸福感只怕也要跟著除以12。所以,年終獎更像是一種經濟指數,即年終獎豐厚的公司和行業,一定代表著最有發展前景的方向。比如這兩年,互聯網公司、科技企業、房地產、銀行金融業出手就十分豪爽,求職的人也莫不趨之若鶩。唯一能逆潮流而動的,全國也只有公務員招考一枝獨秀。年終獎再多,不如位子坐得更穩。俗話說升官發財,升官在先,發財就不愁不跟著來。
  所以,在市場競爭充分的行業里談論和比較年終獎才有一定的意義。附著於權力格局的收入分配,難以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來衡量。由於人的一生幾乎一半時間處於職場當中,幾十年裡的行業興衰變化其實是很難預見的,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來看,今年少明年多,或者幾年都很少幾年又很多,這種情況也比較正常。至於一些被認為走向沒落的行業,究竟是歷史車輪不可抗拒還是裡頭的人們不肯改變才日漸日衰,只怕也要好好反思一下。
  由市場規則主導的年終獎,體現的是自身競爭力,也體現了單位的競爭力。發的比人少,只能承認技不如人。如果單位競爭力不能提高,就只好爭取讓自己競爭到一個更好的平臺上去。我想這就是年終獎背後淺顯的道理。臨淵羡魚,不如退而結網,把目光盯在正確的年終獎“標的”上,不被什麼高福利、暗收入所迷惑誘導,這也算是一份職場心靈雞湯——精神上的年終獎吧。  (原標題:牽動人心的總是“別人的年終獎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c00bckfq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